正精进又名正方便、正勤、正治,或名谛法。意指:通过正确的修行,使自己的身心臻于完善。到达这一阶段的人将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目的,无论衣食住行、工作休息,都能毫不松懈地按照佛法行动,从而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。有了正见、正思惟的慧学基础,又有了清净的身、口二业的戒行,自然能得身安心安,接下来便可以勤修......
正命,又名“谛受”。正命意指“于中非无理求,不以多欲无厌足,不为种种伎术咒说邪命活。但以法求衣,不以非法;亦以法求食、床座,不以非法。”正命,是要我们以正当的谋生手段,按照佛教的标准来谋求生存的必需品,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。......
与正业相对的,即为身三恶行,离三类身恶行,即为离杀生、不予取(偷盗)及邪淫。 产生三种不正行即不正业的原因有(1)邪见(2)贪心(3)嗔恨心,因此我们才会有杀生、不予取、邪淫等身不善业。 杀生:是断绝众生的命根,分为杀人和杀旁生等。 以动机来说,可归纳为贪嗔痴:有的人因为贪欲,嗜吃动物的肉......
正思惟也名正志,正志是︰于中心伺、遍伺、随顺伺、可念则念,可望则望。 也就是在具备正见之后,进一步作意思惟正见所见的四谛。对正见所见的,作更深入的正确观照。 正见是从闻法而来的增上慧学;正思惟是从作意审思而来的增上慧学。看到一切是苦、是无常、是无我,因而对于世间八法,都能放得下了;从无我的正......
导语:修行起初,乃至整个修行过程,有正确的知见,是很重要的。拥有正见,会为我们的修行之路免于误入歧途,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。......
人的寿命,身体的疾病,心灵的烦恼等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所造的恶业产生出来的。如果你觉得心里经常很烦,很痛苦,经常有人让你不舒服,让你不高兴,就表示你前世对别人的贪婪心、嗔恨心太强了。你虽然今生学佛了,但是还没有真正的忏悔。所以,如果你心胸狭隘,就会一直都感到在煎熬。虽然你现在还没有下地狱,你的心已......
佛法是智信,而非迷信。所以,佛法的一切善巧方便,终归都是能让众生在解脱之道上,越走越顺畅。那么,如何能把道路走的清晰,就是需要我们带着正知正见的去认知,佛法修行当中的种种善巧和方便。也能正确理解,“以指指月,指非是月”的意义。......
依智不依识,要达到这一境界,可能需要我们大体经历三个层面,先依识、再转识成智(这里的智还有别于真正的智)、之后才能依智不依识。因为识对于我们轮回的众生来说,都被八识的作用所制约。(八识:为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。) 唯识宗对于八识的定义大体如此:即前五识眼、耳、鼻......
导语:众生之所以还需要佛法中语言及文字的表述,是因为我们在没有最终证悟前,还需要不断的修学佛法,所以为引导众生一步步趋入实相,因此根据机缘暂立出修行的次第法门。......
我们常听说,依法不依人,指的是,依法者依于佛所说三藏十二部经典。现世中若人所说法与佛说经律相契合、不相违背,就应当依止法、受持法。若有人有大名声、大道场,所说法若是非法,则不应信受,当远离。......
说起福报,大部分人觉得一个人有钱就是有福报。车子贵,别墅大,有个上市公司,或者是某个公司的老板……其实,经济能力再强的人,无论有多少个亿,他活着的时候能吃多少?总不能在两个房子的床上同时睡吧?也不可能同时开两辆车出去。我们有些弟子,买世界名车,大部分都是司机帮他“遛”车,要付很多工人的工资,让司......
导语:我们今生成熟的佛缘,是因为前世的夙愿和早已经与佛法结缘的种子得到萌发。我们最终能否真正的离苦得乐,也需要我们真正的实修实证,而不是一次次的皈依之后,就可以“高枕无忧”了。......
导语:有人经常扮演“不高兴先生”或“不高兴女士”。当你产生“最近怎么这么烦?什么事都不顺!真倒霉”的感觉时,往往根源就在你的嫉妒心。少一点嫉妒,多一点知足,自然会少怨常乐。......
导语:千百万劫到现在,众多佛陀曾经降临,又涅槃。我们却没有因缘福报追随他们修行而成佛,所以还在轮回中无助流转。如今在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二千五百多年后,大家好不容易能接触到正法,不是极大的幸运吗?......
在佛教文化的传承教导中是要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要知恩、念恩、报恩。佛教倡导的“报恩”观念,曾在许多历史阶段,为古今中外许多国家的稳定和谐以及社会的安定祥和,作出巨大的贡献。......
导语:玛吉阿米就是度母,或者是吉祥天母、金刚瑜伽母,所有的女的菩萨们。赞美她们,虽然没有生过小孩,但视所有众生如己出,当众生呼唤的时候,就像慈祥的妈妈听到自己儿女的呼唤一样,用最快速的力量来解救众生,救苦救难。......
许多居士都问过我,为什么昌列寺指定在家居士除了堪布、管家、阿阇黎、佛学院的老喇嘛以外,不能供养庙里的其他僧人。有些人理解在家居士供养僧人是理所当然的,为什么会有所限制?......
导语:我们点蜡烛灯供佛,是要照亮我们的心;我们烧一支香,让周边的环境熏得香香的,能够让这里每个人都从内心发出最善良的话,就是最好的香了。......
一个胎儿在母体内的喜怒哀乐,来自于前世延续的习气。出生后,随着年龄的增长,贪念、嗔恨、傲慢等也会跟着增长,前世播下的种子会在今世成熟。只是年纪还小,五毒还只是种子,看不出严重的后果,等到日积月累,伤害就越来越重。......
佛陀一辈子不停歇地在讲经说法,传了八万四千不同的法门。为什么需要如此用心良苦呢?传授一个法门不就够了吗?难道不是“修一法即可修成千百万法,修千百万法难修成一法”,或者说“修一佛就够了,因为诸佛的本质是一样的”?......
导语:什么是智慧?懂得深思熟虑,懂得控制自己,该你努力争取的,就努力去做;和你不相关的,负面对身心有损害的,全部都要放下。学修智慧的过程,就是解脱的过程。......
为什么佛教徒要双手合掌?一只手掌代表佛的慈悲,一只手掌代表佛的智慧。双手合掌代表慈悲与智慧双运,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。双手合掌放在头顶,净化我们身体造作的恶业:杀生、偷盗、邪淫;合掌放在嘴巴、喉咙,是忏悔语言造作的恶业:恶口、两舌、绮语、妄语;合掌放在心间,是忏悔由心造下的恶业:贪、嗔、痴。......
因果和轮回并不复杂与深奥。无论自己做了什么,都要承担责任,就是因果;你昨天早上起床之后洗脸、刷牙、吃早餐,今天还是要重复这些,明天还要继续重复,这就叫轮回,像轮子一样周而复始的运动。......
导语:修行需要重复。重复地修炼,就叫精进,虽然过程枯燥艰苦,但这是修行的窍决。跟随具德上师进入系统闻思修佛法的阶段,重复是最好的老师。我们需要的是通过数量的累积和不断的重复,达到质的变化,不断圆满菩提之路。......
【嘎玛仁波切答】 大部分的情况是这样的。因为密法里讲“修一法能修成千万法,修千百万法难修成一法。”修一法并不是只能修阿弥陀佛或者莲花生大士,它的意义是修持独立的法门。 在我修习和传授的传承体系中,皈依时教授弟子修莲花生大师,本尊是修金刚萨埵佛,金刚萨埵的修持之后,开始修持空行法门(大部分修......
导语:以钱财做“上供”的善举,即建造精舍、建造藏经阁、建造僧人的住所、提供僧人的衣物饮食,是积累福报资粮最快、最多、最殊胜的方法之一。我们要发自内心生起出离心、菩提心,为了利益众生去修行,跟随具德上师的教授,踏踏实实去做,一点一滴累积,才能最快最多的累积福报,究竟解脱。......
佛陀亲自预言过,在末法时代,邪魔外道恣意妄行,有些甚至伪装成上师或比丘的形象,来欺骗那些辨别能力低下的人,通过种种阴险手段把正法变成邪法,运用他们的影响力把佛教团体搞得乌烟瘴气。......
导语:人为什么会活着?为什么要走向死亡?死后是什么状态?有多少人就是这样,浑浑噩噩、糊里糊涂从生到死一辈子。出生有先后,死亡却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。现在我们每个人,都要好好思考:我活着,该怎么做,我死了,会如何……......